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崔如琢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笔墨意气与内在精神---写在美籍中国画家崔如琢先生专场拍卖前

2006-11-09 10:09:52 来源:
A-A+

《收藏家》

  作者:思语

  他叫崔如琢,与他论道时,他会很专注地盯着你,眼神中不乏率真、童趣;与他谈天时,聊到高兴处,他会笑得很爽朗、灿烂。所以,他骨子里就应该是个画家,很重感性、感情,很仗义、性情,喜怒皆形于色。

  他是在新学年校园里第一次升起共和国的五星红旗时踏入小学校门的;他是在“改革开放”最初的几年里崛起的新一代画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冒冒失失地闯到大洋彼岸寻求发展,一不留神,居然成功了。这成功不仅在于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美国前总统里根先生等众多名人的收藏目录中赫然列上了一个中国国画家的名字,而且在于,他把中国绘画的美学理念、笔墨意趣通过纽约杜威大学的讲堂,传授给了美国的青年学生。

  一晃十余年过去,他带着杜威大学艺术博士的头衔,带着巨大的成功,又一头扎回了北京,置业生根,在祖国的怀抱里,开笔描绘着即使对于他自己来说都倍感清新、壮美的画卷。

  他叫崔如琢,“如琢如磨”般地走过了童年,“如琢如磨”地经历了学画、创作的少年和青年时代,如今,刚好一甲子过去,而北京中贸圣佳拍卖公司即将开槌的秋季拍卖会上为他的作品举办的专场拍卖,自然是对一个职业画家艺术成就与市场认同的高度肯定。

  吴欢先生说:“如琢先生出道甚早,文学上曾拜家父吴祖光先生为师,绘画上再列李苦禅先生门墙,……他大我九岁,我素来以师兄相称。”

  崔先生很小就画兰竹,也画过齐白石的那路鱼虾之类,当年在北京市青少年书画展览上还获过奖。但实事求是地讲,他是从拜在李苦禅门下起,自就读于中央美院附中起,直至任教于中央工艺美院,才算真正从系统学习而发展成独辟蹊径,张扬开纯属于自我大旗的成功的画家。

  崔先生的画路很宽,早年曾靠画白描人物挣些零用钱,也画过连环画。后来以大写意花鸟画成名,近些年于山水画上又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从一个较深的层面上讲,专工人物画的画家是在揣摩生活、解读人生,抑或是在探索整个社会所烙在他心中与面对的模特身上的深深印记。专工花鸟画的画家是在寻找美感、捕捉瞬间,并且将他自己感受到的那些细节与局部的美好放大到足够人性化为止。专工山水的画家则是将大自然的真实与人本主义精神一古脑地弄到纸上去了。所以,董北苑以降,山水画独领半壁,更把人物、花鸟具都盖过了。其中,清新幽寂是种意趣,山清水秀、平林淡远,极符合文人画追求的雅致脱俗情调。但更难得的是雄奇、壮阔、峥嵘与山呼海啸般的夺人心魄。那是将胸中块垒化作豪气干云,将倍受压抑变成咆哮宣泄,还有放歌式的壮怀奔涌,史诗般的跌宕绵长,以至连世事纷争、桑田沧海都能看小了。好像原本天地间就孕育着这种情怀,仿佛雄浑博大如斯,源远流长如斯,朝霞暮霭、四时变幻如斯者,一时之间都凝固在这崇山大水之间了。

  当然,人物画依旧深刻,花鸟画也依旧细腻,还有翎毛、走兽等,仍各领风骚地发展演进,一样都没被忘却。当然,画家中亦有什么都画的,“五百年来一大千”无非是种夸张了赞叹,不是说除了张大千再没旁人,至少大千先生赖以成名的前辈偶像石涛在三百年前的成就都不能说首屈一指。因此,什么都能画出成就的人历代都有,只不很多就是了。

  作为花鸟画家,崔先生酷爱画荷。我曾经写到过: ……那是藉以传达一种想法,抒发一种心境,释放一种情怀。他极少画那种“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细腻,而是要么淡墨泼洒,要么浓墨淋漓,总之,将生活和感受都融进去了,就有了股气势,写出一种超脱的意境。花朵、花蕾则近似白描,当然也有于铺天盖地的荷叶中绽放出粉红一点的,曰《藏娇》,画家、藏家都认同、喜欢。因为,那画图娇而不艳,俏而不俗,美而不媚,令人赏心悦目却不甜腻,就没有了那种小家子气的刻意。

  这种倾向从他早年的作品就表露出来,例如《晚风吹得游人醉》。那无疑是西子湖的意境,无疑是浓夏里的荷,喷发出旺盛生命力的笔端涌出的颂歌。虽然不施颜色,可墨亦分五色。于是,从细碎的飘萍,柔嫩的新绿,成熟的莲蓬,硕大的荷叶到素雅的荷花,如同最饱和的夏日一般撑满了整个画幅。这种风格一直带到他的小品中,八开、十六开的册页,题曰“冷碧”、“红瘦”、“怒放”、“清秋”,摆明了是小品,感觉却不小,疏朗、大气。

  当然,老崔的荷有时面貌上会差异很大。如果说“秀色天生知自惜,风流原不借胭脂”是娇,是俏,那么《醉秋图》则是“西风残照”般的美,是让人不忍、不舍与留恋的妩媚。这也是一种心境,一种挽歌式的伤怀。因为,垂暮的悲歌总是带着诸如此类的眷恋、惋惜,可内里潜涵的却还是美。所以,画曰“醉秋”,原本就是借陈酿中飘飞的苦涩和浓郁激发出的震撼。或许也有别的,譬如“留得残荷听雨声”般的清幽与细腻。

  花鸟画家而兼为山水画家,他似乎更善于学习和借鉴古人。

  山水画,宋人讲高、深、平“三远”。布局上谨严归谨严,可一旦流于程式化,气势也就随之淹掉了。赵松雪以书入画,黄子久改一字“阔”,逐使有元一代风气大变。当然还有倪云林、王叔明。同样的“岑峦纡回辨纵深”,“林木参差辨高下”,“溪流绕转辨平阔”,然简繁之间,气韵却生动、充沛了。崔如琢先生于董、巨身上很下过些苦功夫。在美十余年,于王蒙到石涛,手追心摹而外,还放浪形骸地四海揽胜,如今竟然静得下心来,便常藉万家灯火阑珊之际,平明破晓无声之时,破笔渴墨于山恋叠嶂、碧水云烟之中去了。

  画以心为境,意为魂,诗为韵,气为势。画中意趣说到底还是画家的胸中意趣。韵致如诗的抑扬,能使人感到恬淡、缠绵、灵动或恢弘,而其间涌动的还是画家的意气、心气和底气。君不见苏杭到岭南,青山绿水、山清水秀,于是古来山水画家也“花间”、“婉约”的居多。崔如琢先生是北方人,燕赵后人,老北京人,于是就边塞,就容易喷 出慷慨悲歌式的情怀,大气磅礴的笔意。这种情怀、意气也往往是成为大家的必须。

  那天,在崔先生的画室中见到他新画的大幅山水四条屏,就涌出种冲动,感到那画上扑面而来的一股气势。不同于他早年的“黑山水”,其间还多了种韵致,让你的目光随着那画面游走时,会不自禁地产生抑扬顿挫和短暂地停留。这很有趣,就像瀑布漩涡与深潭,动静相宜,于是宣泄与回转都具有了。

  春,复苏与萌生的季节。崔先生笔下的春也萌动,却不光是婀娜与娇柔。渴笔润泽的山坡,朦胧缥缈的中景与清晰的山是种变幻的节奏,包括那静静的春江。夏,于浓郁与激情里到来。似乎丰沛的雨灌满了远山的沟壑,便有了飞瀑流泉,有了一湾清幽的溪水以及林间小墅中的兴致、情趣。秋,是色彩和成熟的饱和。他没有过多敷色,而是以透亮、饱满的画面和野亭边一树霜叶概括了秋的韵味。冬,是冰雪的肆虐,萧瑟以至凝固。焦墨铁线的勾勒凸现出山林间冰雪的寒意,还有失去生命的河流与冻结在水陆交汇处的小榭。这应当是种境界了,不必大面积的春绿秋红、夏雨冬雪,意境从画面全然揭示出作者的感受、感悟,所以,“春江水暖”倒未必非要画几只鸭。

  画由心生,笔为骨,墨为魂。所以,崔如琢先生于笔墨上不敢有丝毫懈怠,于修养上也多方位地不断地积累,此四条屏似可以为证。

  中贸圣佳即将开槌的崔如琢先生作品专卖拍卖会无疑是场挑战!因为,放眼海内,还没有哪个大拍卖公司为这一年龄段的画家开过专场,也还没有哪个年方花甲的画家敢于面对这种挑战。所以,敢于开风气先是需要点儿胆量、勇气、实力和一些运气的。可世界上总是要有人去这样的闯上一闯才精彩,才刺激,才会令后来者肃然起敬。

  (文章来源于《收藏家》2004年11期)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崔如琢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